电话:010-68256762
5G远程医疗“抗疫”显身手
北京日报 | 来源:北京日报 浏览次数:210 发布时间:2020年2月28日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全国人民奋力抗击疫情的战役中,5G远程会诊等远程医疗活动不断见诸媒体:一批5G远程医疗小推车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启用;中国移动在一些地方推出了“5G红外热成像测温”应用,实现对多人同时扫描测体温;由钟南山院士领衔的医学专家组通过广东省远程医疗平台对广东5例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进行了第一次远程会诊;昆医大附一院联合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推出了基于5G网络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在线免费诊疗平台”……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全国人民奋力抗击疫情的战役中,5G远程会诊等远程医疗活动不断见诸媒体:一批5G远程医疗小推车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启用;中国移动在一些地方推出了“5G红外热成像测温”应用,实现对多人同时扫描测体温;由钟南山院士领衔的医学专家组通过广东省远程医疗平台对广东5例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进行了第一次远程会诊;昆医大附一院联合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推出了基于5G网络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在线免费诊疗平台”……

那么,5G远程医疗是什么,在抗击疫情过程中都能做些什么?这里我们就来梳理一下。

1.远程医疗早已来到我们身边

远程医疗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威特森首先将双向电视系统用于医疗,这是远程医疗的萌芽。简单地说,在我们传统的医疗活动中,医患都是面对面的,包括病理诊断、影像诊断、监护等各种医疗行为都是面对面的。但远程医疗不同,在各种医疗活动中,医患之间可能相隔千里,医患互动以及医生对病人的检查、治疗等都依赖计算机、遥感、遥测、遥控等技术来实现。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1988年,解放军总医院通过卫星与德国一家医院进行的神经外科远程病例讨论,是我国首次现代意义上的远程医疗活动;1994年,华山医院与上海交大用电话进行会诊演示,同年国家卫生部主导并启动了金卫工程2号工程,建设全军医药卫生信息网络和远程医疗会诊系统;1997年,中国金卫医疗网络即卫生部卫生卫星专网正式开通。同年,解放军总医院通过电子邮件与济南军区的医院进行远程会诊,成立远程医疗中心,通信手段主要是电子邮件、可视电话等;新世纪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先后出现寻医问药、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等互联网医疗企业,成为远程医疗的代表;2017年5月26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通过远程医疗平台对远在海南省三沙市人民医院的渔民郑大进行了远程会诊,让远在祖国最南端的三沙市居民享受到浙江专家会诊。

实际上,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以及网络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我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到了远程医疗的便利。举例来说,有的人生病了,在当地医院做了一些检查,但当地医生却不知道问题在哪里,也不知道该怎么治疗,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就通过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以及微医等平台寻找全国的专家级医生咨询,通过上传本地检查的一些影像资料,专家可以进行一些初步的判断,并可指导病人进行进一步的检查,这就是远程医疗活动中的远程诊断。

2.5G网络给远程医疗插上翅膀

虽然远程医疗在理想状态下能有效缓解我国医疗资源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并在处理应急突发事件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受制于之前移动网络的速度、时延等方面的不足,远程医疗的种种构想,多数还只是美好的愿望。

5G网络的出现,使业界再次燃起了对远程医疗的希望之火。我们都知道,5G网络具有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的特征,这些特征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制约远程医疗发展的瓶颈。此次疫情之中,5G远程医疗的应用更多的还是远程会诊,这些活动实际上在之前的4G网络或者传统的有线网络下都可以完成,只是过去受数据的传输速度限制,可能会影响会诊的效率。相对于之前的移动网络以及传统的有线网络,5G网络的可移动性突破了传统远程会诊的有线连接桎梏,其高速率让4K/8K医学影像得以及时共享,毫秒级延迟则让远程超声检查与远程手术的实施成为可能。正因为如此,业界普遍认为,5G是远程医疗发展的关键点,将成为远程医疗从蓝图变为现实的临门一脚。

在5G网络的加持下,远程医疗主要可以运用于以下场景:

远程会诊

本次疫情中大家在互联网上看到的多数远程医疗活动都是远程会诊。所谓远程会诊,就是通过网络传输医疗信息,再由远端的专家来对病人的病况进行诊断。在4G网络出现之前的远程会诊,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网站、信件、电话、传真等方式传递信息,实现远程诊断。4G网络状态下,医患双方可通过1080p高清视频进行交流,但网络状态不太稳定,与之前的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远程会诊相比没有根本性的变化。5G网络状态下,传输质量大幅度提高,可支持4K高清音视频和AR/VR等新技术的应用。而建立在5G基础之上的远程超声、传感以及机器人技术,则使远程会诊上了一个大的台阶,在增加了可视度的同时,还减少了延迟风险,大大提高了远程诊断的准确性。

远程急救和远程手术

我们知道,面对突发疾病,时间就是生命。在现有条件下,病人有时会出现在送医途中或者在偏远医院无法坚持到大医院的情况。在5G技术的支持下,不论是在救护车还是在偏远医院,都有可能实施远程急救。今后的5G救护车,可能就是一个移动的急救室。救护车内配备有支持5G网络的各种设备,医生一方面可以远程及时对患者实施急救,也可远程指导随车医生实施急救。对于偏远地区的民众来说,有了5G,现场各类信息及当地手术室的影像资料可以适时呈现在远端专家的面前,当地医生在远端专家的指导下,可以完成之前无力完成的急救。

在相关设备完备的条件下,由于5G网络的低时延性、高速性,远端医生可以确保看到当地手术室里最清晰的画面和手术动作的及时到位,医生甚至可以直接操纵当地设备实施急救和手术。通过此方式,外科医生的“手臂”能够伸到千里以外,减少了分级诊疗差距以及患者的经济压力。早在2018年底,我国某医学专家采用5G网络,对机器人床旁系统实施了远程无线控制,为五十公里之外的一只实验猪做了肝小叶切除手术,并取得了成功。

移动查房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在5G网络支持下,完全可以实施移动查房,减少医护人员与患者面对面的交流。医生、护士甚至可以利用机器人或自动移动推车实施日常的护理或治疗。在本次疫情中,武汉火神山医院送餐机器人、5G小推车已经开始投入使用。当然,这些机器人、小推车只是借助5G网络,实施的还是一些初级阶段的相关工作,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针对传染性比较强的疾病,完全可以实现远程查房和远程护理。

远程健康监护

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便携式可穿戴监测器已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运用,其能够给予家庭成员合理的指导,开展有效的医疗保健工作。但是,在移动网络不成熟的状态下,这些便携式可穿戴监测器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效果不能满足高精度的信息传输。例如,对心脏起搏器的监测,需要及时的反应,网络质量非常重要。采用5G网络与穿戴设备的监测系统,能够给患者提供良好的保健支撑,监控好患者的饮食、用药等状况,并以5G技术建立起预警模块,达到及时诊断和医疗管理的效果。

3.帮助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问题

对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来说,5G远程医疗的快速发展将推动我国医疗水平迈上新台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我国人口的近70%分布在县镇以下医疗卫生资源欠发达地区,而我国医疗卫生资源80%分布在大、中城市,医疗水平发展极不平衡,三级医院和高、精、尖的医疗设备也以大城市为多。基于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重视,即使在大城市,病人也多往三级医院聚集,一方面造成三级医院医疗资源紧张,另一方面造成低层级医院医疗资源的闲置。利用5G远程会诊系统可以让欠发达地区的患者也能够接受大医院专家的治疗。另外,通过远程教育等措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小医院医师的水平。

当然,5G远程医疗目前只是起步阶段,要实现上述目标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在技术层面上,还需要更稳定、覆盖更广的5G移动通信网络,需要物联网、人工智能、AR/VR等信息技术配套结合。在管理层面上,还需要相应的管理规范的配套。本次疫情防控中所涌现出来的5G远程医疗应用,必将对5G远程医疗的进一步发展起到重大的推进作用。


声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本链接.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5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