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动态
虚拟伴侣将成为人生标配?虚拟现实这六大趋势值得拜读!
电子信息产业网 | 来源:电子信息产业网 浏览次数:519 发布时间:2018年3月23日
摘要:

3月23日,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办公室的指导下,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虚拟现实产业联盟、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国科创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主办的首届中国虚拟现实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颁奖仪式暨2018年中国(南昌)虚拟现实产融对接会在南昌举行。长江学者、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涌天在颁奖仪式上指出,目前,VR/AR技术取得飞速发展,并逐渐孕育出大量新装备、新理论,正在逐渐酝酿多个领域的革命性升级。VR/AR将会取代PC和手机,成为下一代人机界面技术,是未来发展信息技术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他还分享了虚拟现实领域六大发展趋势:从人机交互到人机共生;“专用虚拟现实”演进为“宜居的虚拟现实”;“3I”演进为“4I”,智能化作用凸显;虚拟伴侣成为人生标配;“虚拟现实”演进为“虚拟世界”;基于云端的VR系统将成为VR普及的关键。

3月23日,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办公室的指导下,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虚拟现实产业联盟、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国科创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主办的首届中国虚拟现实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颁奖仪式暨2018年中国(南昌)虚拟现实产融对接会在南昌举行。长江学者、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涌天在颁奖仪式上指出,目前,VR/AR技术取得飞速发展,并逐渐孕育出大量新装备、新理论,正在逐渐酝酿多个领域的革命性升级。VR/AR将会取代PC和手机,成为下一代人机界面技术,是未来发展信息技术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他还分享了虚拟现实领域六大发展趋势:从人机交互到人机共生;“专用虚拟现实”演进为“宜居的虚拟现实”;“3I”演进为“4I”,智能化作用凸显;虚拟伴侣成为人生标配;“虚拟现实”演进为“虚拟世界”;基于云端的VR系统将成为VR普及的关键。

从人机交互到人机共生

交互设备的发展趋势是从人机交互到人机共生,交互设备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普适计算之父Mark Weiser指出,“最具深远影响意义的技术往往是那些已经消失的,并且难以辨别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内容。”

“专用虚拟现实”演进为“宜居的虚拟现实”

传统专用VR受到技术发展阶段的限制,注重追求性能和参数,也是目前我们所能达到的阶段。下一个阶段是轻便化VR,这一阶段设备普遍达到较高现实性能参数,设计者开始注设备的小型化和轻便化。随着使用时间不断加长,VR进入舒适化阶段,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解决用户舒适度而不是仅仅关注参数本身。下一个阶段是适人化VR阶段,这一阶段VR设备能够满足每一个用户的个性化佩戴需求,设备使用感觉基本达到无扰化,性能得到到进一步提升。虚拟现实设备将向轻便化、舒适化、适人化方向发展,未来VR办公和VR购物等大众应用将成为日常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

“3I”演进为“4I”,智能化作用凸显

目前虚拟现实对用户的反应主要由程序设计者在创造虚拟现实环境的时候决定的。VR具有3I特性,即沉浸性(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on)、构想性(imagination)。随着人工智能(AI)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虚拟现实系统开始逐渐学会与参与用户进行基本的交互,届时“3I”将演进为“4I”。最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提升,出现类人智能体,虚拟现实为类人智能体提供“完美”外表,智能体代替真实的人与用户实现所有的交流。

虚拟伴侣成为人生标配

未来虚拟伴侣将成为陪伴每一个人成长的必备产品。虚拟伴侣具有完美的外表、完美的性格,而且看得见摸得着,真正地了解你,精于沟通。帮助人类解决终极问题:“对抗孤独”。此时智能体将不止以一个形象出现在用户的身边,它完全可以扮演用户的整个家族。未来虚拟伴侣将成为陪伴每一个人成长的必备产品。

“虚拟现实”演进为“虚拟世界”

虚拟现实的下一个发展热点是协同VR。随着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发展,单独使用的VR系统逐渐被边缘化,多人协同使用的VR系统成为主流。随着数据的积累,逐渐产生完整虚拟世界的概念,人们更倾向于使用VR完成协同性交互:如协同工作、教育、娱乐甚至是宗教活动。

基于云端的VR系统将成为VR普及的关键

把本地复杂的图像处理搬到云上,实现交互式VR内容的实时云渲染,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流媒体方式使用CG类VR业务。

Cloud VR终端的无线化将使设备轻便且佩戴方便,多用户共享硬件资源,节省用户投资。强大的云端服务器大幅提升了计算能力和图像处理能力,无处不在的移动宽带网络提供了更为自然的业务模式,同时依托云端的快速迭代能力,内容开发者可以更快更好的进行内容发布。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5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