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园的中央,有两棵树,一棵为生命树,一棵为智慧树(通常认为就是苹果树)。上帝对他的子民说,园子里的各样的果子都可以吃,除了智慧树上和生命树上的果子不可吃。如若吃了,必定死亡。夏娃受了蛇的诱惑,吃了智慧果(通常认为就是苹果),并且给亚当一个,亚当同样也吃了。上帝震怒人违背了他的命令,于是把他们赶出了伊甸园,让他们及他们的子孙世代承受各种苦难。
—《圣经 旧约 创世纪 第三章》
所以在西方,苹果代表了智慧,同时代表了死贵死贵的那个手机品牌。偷吃禁果也成了基督教所定义的人类原罪的根源。
【调研目的】:了解当地苹果产业结构、现货市场参与主体情况,苹果贸易、仓储、运输关节情况。了解当地供需情况,由于调研期间正值花期到座果期,减产数据需根据具体座果完成和套袋情况,也就是6月初才能预估今年大概的产量(还未考虑风灾、冰雹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本次调研以了解可交割资源情况和当地期货现货市场参与主体的心里特征,预期,情绪等为主。
【调研背景】:2018年苹果收到冻害影响,存在全年减产预期,苹果期货价格出现较大涨幅,同时期货交割标准本来就不低,前期市场误解,现在发现制仓单成本远高于前期预期。烟台地区作为渤海湾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苹果产业发展较早,各种种植、仓储、贸易等较规范,其产业发展对全国苹果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为深入了解山东苹果产区的现状,我们对产区内的主产县市进行实地考察,包括烟台地区的栖霞、莱州、龙口、荣成、文登和乳山。现将调研结果汇总如下,笔者第一次调研苹果产业,难免有些偏颇,仅供参考。
【调研时间】:2018年5月6日-9日。
【调研对象】:果农、合作社、冷库、纸袋生产商、代办和客商。
【调研地点】:烟台市辖区的栖霞、蓬莱、莱州地区
烟台地理位置在胶东半岛西北部,阳光充沛,日夜温差大等地理特点有利苹果种植。
一、产区概述:
烟台地区冷库数量约2000家,冷库规模大型的达到3-5万吨,小型的几千吨,烟台的苹果总产量在全国18%左右,冷库前几年建了好多,处于超饱和状态,大部分冷库储存量都不满,部分冷库还会接受威海等地区的苹果。烟台当地的苹果种植产业开发较早,相对陕西种植技术,行业标准等更成熟。现有果树有很多是十年前种植的,种植技术有乔砧密植和矮砧宽行两种,其中矮砧宽行种植技术较为先进,由于近几年苹果行情不好,果农种植积极性较差,很多果园杂草较多。很多农民外出打工一个月可达几千元,种苹果可能还会没得赚或亏损。所以种植积极性较差,青壮年很少有专门种苹果的,基本上外出打工。部分老年人也存在不怎么打理果园的现象。但是同时当地有实力的企业也在自己大批量承包土地进行机械化种植采摘。当地另两种水果是樱桃和葡萄。樱桃的零售价较高,但是季节性更强,也不宜储存。
两种不同方式种植的苹果园
左图中间的已座果 苹果花
二、苹果产业链简介:
1、果农在采摘季直接卖给客商。果农存在冷库,货权在果农支付冷库费,然后卖给代办、客商。客商卖给下游(当地、南方或周边省份)的商超、水果批发市场。
2、果农卖给贩子,贩子存在冷库,再卖给客商,客商卖给下游。
3、果农卖给冷库老板,冷库老板同时也是贸易商,然后经过分拣,卖给客商,客商卖给下
游,冷库老板也同时出口,出口目的地大多是东南亚也印度,前期中印洞朗对峙导致印度
临时进口中国苹果,月影响出口两万吨。出口苹果常常是75果径等质量较差的苹果。同
时印尼也有禁止政策,如果这两个国家解除禁令将对出口量产生较大影响,当时影响的苹
果都不是交割品的苹果。
三、贸易方式,各环节加价情况:
愿意开仓验货的货主当面让买家看一铁框的看果定价,双方看到苹果按照苹果品相,质量约定交易价格,因此除了交割品,日常流通量较大的就是一级二级果。现在主流的一类二类果价格为4.2-4.3元每斤,当时收货价成本在3.2-3.3元每斤左右,加上仓储费0.3元每斤,资金利息0.3元每斤以及人工成本。总的成本也在4.1-4.3元每斤左右,以现在的价格的苹果囤积商并没有盈利。囤积商可以是冷库老板,贩子,客商等批发商,现在4.1-4.3元每斤的苹果运到南方比如上海浙江的运费,损耗(15%左右),就要1元,也就是说到上海的没有经过捡选的苹果成本就在5.1-5.4元每斤左右。贸易商一般不是送到商超等地的话是不开发票的,信用社的发票不能用于期货交割。
四、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
近期涨价的主要因素重要是期货交割标准本来就不低,前期市场误解,特别是硬度,前期认为成本与价格较低的纸加膜苹果可以制成仓单,现在认为纸加膜苹果很难达到交割标准。以现在现货一等品4.3左右的价格,折合成盘面要经过捡选,去除不达标苹果,制作成仓单的成本的确在10000以上,市场参与主体制仓单的心里价位在12000左右,后期看,今年的总体产量下降是肯定的,但是优果率还未知。6月初上袋以后可以再进行调研预估产量,同时预估十月十一月可交割量。所以现在盘面是在做交割逻辑,操作冻灾减产,等到7月交割了以后期货价格有可能会走供需逻辑,或新的交割逻辑,比如届时虽然全国减产,可是优果率还不错,可交割品较多,这又会演绎另一种行情走势了。
每年的5月份会进行苹果的疏果,套袋,六月初就大多会完成套袋。苹果采摘季节是在每年10月5号到11月(红富士,占全国产量的70%),早熟的品种从7月到十月就有但是产量较少,其中今年10月23号霜降,在霜降前采摘的苹果市场公认是硬度较好的,比较符合将标准,霜降以后的苹果硬度较差,不太符合交割标准,但是交甜,所以每年全国4000多万吨的苹果产量,其中8-9月份只有少量上市的早熟苹果,全国库存较低实际上数量比较容易估算,大资金甚至可能大量收货形成价格垄断。而到了10月红富士苹果上市供给就会增加。这些十月十一月的红富士苹果会被储存起来一直满足到下一年7月的苹果需求。
五、苹果库存结构:
现在很多果农自己在冷库储存苹果,整体的苹果库存集中度较低,一有利空信息就比较容易产生价格踩踏式下跌,苹果贸易环节里冷库老板是仓储单位,也是贸易商/批发商,同时冷库老板,贩子和客商/代办都有可能是囤积商,有经验的囤积商会寻找每年苹果价格低点进行采购囤积。冷库可以出租,小的囤积商可能只有几百吨,中性的几千吨,多的上万吨。
六、现货市场参与主体观点与心态:
1、A人士:
真正的后期的产量和优果率其实现在根本没法证明,要看后期梳果,上袋以后才会知道,现在都在梳果,一个人人工150-160一天,就山东地区来讲冻害的影响不大,有时候其实说不定刚好是帮忙疏果,全国来讲受冻害影响座果率的确少了,应该会影响全国产量,西部冻灾对对优果率的确有影响,产出里的苹果质量有影响,后期全国产量和优果率的确是降低的,但是山东影响不大,要等6月初上好袋了之后,问果农、果贩子、纸袋厂才知道,如果后面没有风灾,冰雹,那基本上产量就能确定了。10.23号霜降前的采摘的苹果可以是硬度比较好的苹果,可以长期储存(到七月份),到了11月23以后除了冷库的,新鲜的果没有一个是可以入库一直到5-7月交割月份的,所以11月比10月贵400也是合理的。十月的有部分纸膜苹果有可能会用于交割。现在根本没法开库做仓单,7月的货都是放在气调库,气调库的空气是不一样的,抽出空气充进去氮气,没法开门的,开门质量就不行了,但是如果现在价格合适比如到12000那就可以预定一定的量到时候经过捡选来做成仓单。不是按一个月一个月的时间长短算,是冷库藏一次0.25-0.3元一斤,那就是500-600一吨,气调库一次0.35一斤,那一吨就是700,从每年10月11月采摘了后放到4-5月可以放在冷库,放到7月就定要放在气调库。气调库的原理是利用苹果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特点,根据具体入库苹果的不同,降低温度的同时控制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以达到使苹果新陈代谢速度最慢、储存时间较长的目的。心里预期是7月的交割标准的苹果在12000左右每吨的价格比较愿意销售。
2、B人士:
烟台的纸袋厂不止供应本地使用,还供应陕西山西甘肃等地。到目前为止,大的纸袋厂反应实际的销售量同比往年同期已经有明显的下降。精确的销售量要等后期才知道。
3、C人士:
处于自身利益考虑,一面倒的强调减仓,真实应了那句老话:“卖货的人永远是说价格会涨的,买货的人永远说是价格会跌的。”
4、D人士:
采购苹果主要用于出口和市场销售,每个地区的苹果品种喜好不同,供商超有会采购猫腻情况,只要有批发零售价差,贸易价差就会进行采购同时转卖,利润较固定。
七、苹果需求:
需求上虽然也会呈现季节性特征当时相对于供给,刚性需求弹性较小,荔枝,芦柑,香蕉,百香果,榴莲,梨等都有替代性影响,同时在6,7月份很多水果贩子和客商会去倒卖樱桃,对苹果的关注度也会减少。
八、总结:
就目前形势来看7月合约的价格还没有到仓单成本,还有上涨空间,但是10月11月和明年1月合约的价格影响因素还有很大不确定性,同时市场关注焦点有可能会由前期的仓单问题进而转移到灾害影响产量与优果率问题,市场的关注度提高,但是期货参与人群并不只有苹果产业人士还有大量非产业人士,而非产业人士大多不是那么的了解实际产业情况的,产业人士又不是那么的了解金融属性较强的期货的,这样媒体的舆论引导就对行业影响非常大,行情上涨以后也有可能产生羊群效应,正反馈系统,到后面不是基本面的因素导致涨,而就是因为涨而涨,一直达到一个临界点。现在贸易的非标苹果进行期现套利的难度较大,由于现货价格不透明,流动性较小,现货交易市场宽度和市场深度优先,买卖价差较大,但是后期仓单增加的情况下买仓单空期货操作较为合适。苹果期货上市,长期来讲有利于促进苹果产业标准化,有利于产业发展。
——和合资源赵文圣
特别感谢:烟台产业链同仁以及合期货烟台营业部张总,刘老师,以及冯总等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附图:苹果检测仪器,冷库等图片:
交割库
苹果交易市场,冷库和苹果捡选: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