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
数字化战“疫”之:数字化大考——抗击疫情与工业互联网平台
腾讯科技 | 来源:腾讯科技 浏览次数:387 发布时间:2020年2月15日
摘要:

抗击疫情,是一场医疗“战役”,也是一场数字化战“疫”,疫情研判防控、物资生产调度、产业链协同等都是对我国现代制造业体系的一次数字化大考。

  抗击疫情,是一场医疗“战役”,也是一场数字化战“疫”,疫情研判防控、物资生产调度、产业链协同等都是对我国现代制造业体系的一次数字化大考。

  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中关村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联盟、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整理分析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助防控、促复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形成了《数字化“战疫”之:数字化大考——抗击疫情与工业互联网平台》一文,为当前疫情防控、复产复工和以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全面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疫情防控,事关百姓安危;稳定生产,关系企业存亡和产业兴衰。抗疫救灾稳经济,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争,也是一场数字化能力建设的大考。在这场由中央坚强领导、十四亿人民共同参与、成千上万企业积极应对的人民战争中,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疫情危机也深刻显示出我国在产业链协同、社会治理等方面信息化数字化支撑不足。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

  数字化战“疫”

  当前,全球经贸摩擦此起彼伏,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全球产业链和国际分工体系受到冲击,我国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让我国制造业面临严峻考验,制造企业在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出口、产业转移等压力之外,又要面临招工困难、复工延迟、资金流断裂等系统性经营风险。

  聚焦此次疫情防控中面临的供需对接、应急保障以及复产复工等难点、堵点问题,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企业及时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疫情联防联控、物资高效调配等方面,率先打响数字化抗疫战。如针对医用防疫物资调配困难、供需信息无法快速匹配等防疫阻击战中的突出问题,海尔、用友、航天云网等平台企业相继发布医疗物资信息供需对接平台,保障应急物资的精准高效匹配;富士康、海尔、赢合科技等企业发挥其在自动化设备制造、新工艺研发以及个性化定制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转产等方式快速实现了医疗物资的批量化生产,富士康在龙华园区导入的口罩产线预计2月底产能可达日产200万只。针对各地政府、社区的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需求,腾讯、阿里等企业利用平台IT能力实现疫情信息采集、患者溯源,帮助政府提高疫情防控效率,防止疫情扩散;徐工信息、三一重工等企业紧急调配在线工程机械设备驰援武汉、河南、北京等地应急医院建设,有力保障工程实施;平安智慧城市积极开发疫情防控线上服务专区,建立可视化大数据分析模型为政府疫情防控科学决策提供参考。针对疫情防控下企业快速复产复工面临的实际困难,腾讯、阿里、华为、用友等平台企业及时免费推出腾讯会议、钉钉、Welink、友空间等网络化协同解决方案,帮助企业低成本、快速实现在线会议、协同办公;用友推出了生产设备远程监控与维护云服务,有效维护生产运行与产能恢复;腾讯、阿里、华为等平台企业充分发挥大数据、5G和AI等技术优势,面向复工企业提供包括电梯无触碰感知、员工体温异常筛查和云开发等解决方案和服务,有效缓解企业复产复工压力。

  数字化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工业互联网企业迅速开展基于平台的集成服务,有力支撑了全社会资源整合和物资高效调用,体现了我国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取得的积极成效。但同时,疫情也暴露出我国制造业应急保障、产业链协同、精准物资投放等方面的不足,对数字化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危机之下,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应急响应和发展能力迫在眉睫。

  1. 大数据水平不高,影响物资精准匹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用物资需求激增引发应急性短缺,保障工作备受各方关注,通过广泛组织复工复产,产能得到大幅提升,但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以及护目镜等重点医疗物资供给依然面临挑战。除去由于正值春节假期造成的产能不足以及物资运送不及时等因素外,此次疫情也让我们看到我国应急物资生产在产业链上下游供需信息快速精准传递、生产原材料精准匹配、供应链及物流链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现实困难,并由此导致了应急响应不及时、已有产能复工率不高、潜在产能挖掘不足,难以快速有效满足大批量应急物资生产需求。为此,亟需提升大数据建设水平,尤其是推动工业大数据、产业大数据建设,充分挖掘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全面链接全国各地制造资源、精准促进供需对接、全盘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应用潜力,解决信息不对称不及时带来的资源适配错位等问题、形成全国制造业一盘棋,推动我国制造业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

  2. 产业链数字化薄弱,缺乏风险管控能力

  如今全球经济链条相互交错、密不可分,我国工业体系门类齐全,供应链配套能力强,已经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新冠肺炎疫情不仅让我国制造业面临大考,更是引发全球“多米诺骨牌效应”。以汽车产业为例,由于我国重要汽车生产基地湖北省的多地开启“封城”模式,若短期内疫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湖北乃至全国车企、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制造工厂生产持续停摆,我国汽车产业将面临国内外双重风险:一方面,防疫隔离将导致企业复工复产困难,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上下游经销商采购、物流运输、市场营销等国内产业链严重受挫;另一方面,持续断供可能引发国际车企在华供应链向其他国家转移的风险。为此,亟需加快提升我国重点行业产业链数字化水平,充分发挥平台在汇聚人员、物料、设备、数据以及知识等资源要素的突出优势,打通物料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企业内部纵向和产业链横向的关键节点,为异地研发生产制造提供重要载体,为产业链协同和整合提供关键保障。

  3. 柔性生产能力不足,制约产能配置

  此次疫情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加快提升我国制造体系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柔性生产能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虽然疫情正值假期影响了企业正常开工,但疫情爆发后政府有关部门迅速组织动员各地区相关企业停止休假、复工复产,2月3日就恢复了60%的产能,当前医用民用口罩依然频频告急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生产原料、产能不能精准匹配;另一方面,很多制造企业并不具备柔性化快速转产能力,当前仅有海尔、富士康、中石化、比亚迪等自动化程度高、资金实力强的企业依托平台建设了口罩产线,大量潜在产能尚未得到有效释放。为此,亟需依托平台强大的供需数据对接分析、产能优化配置、智能优化排产等功能,提升制造企业的柔性生产能力,开展战略物资的大批量定制化快速生产,实现全社会潜在有效产能的高效配置。

  4.中小企业转型难度大,急需带动引领

  此次疫情带来的复工推迟、订单交付延误、供应链受阻、资金流断裂等让我国制造业小企业遭遇各种不堪承受之“痛”,也反映了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程度低、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不足、现金流不佳等弱项。虽然当前国家和地方层面纷纷出台扶持政策助力中小企业共渡难关,但资金扶持申请下达时间长、重“输血”轻“造血”等导致政策扶持难以对中小企业的当前发展困境形成有力支撑,有效精准服务水平仍待提升。为此,亟需开创基于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平台服务中小企业的新模式。一方面,支持通过数字化技术的深度应用链接产业上下游,整合产业资源要素构建集采集销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在线订单机会;另一方面,开展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新型工业融资征信服务,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门槛并拓宽融资渠道。

  数字新征程

  面对挑战,亟需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着实推进数字化转型,推动我国制造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互联互通,提高现代产业体系的数字化水平,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驱动力。

  1.加快新型数字设施建设,强化转型支撑能力

  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企业数字化、智能生产运营水平。实现从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供应链管控和客户服务全价值链的网络化协同,助力企业突破地理限制实现信息共享和远程办公,提升工作效率。基于平台开展设备远程运维及故障诊断,实现企业设备数据实时采集、统计分析、专家诊断及故障预测,保障企业生产流程稳定。基于平台高效整合工业企业内部生产资源打造智能工厂,实现生产资源动态优化配置及对市场需求波动快速响应。

  2.推动产业大数据建设,为精准施策提供支撑

  建设覆盖国家、行业、区域等的分级分类的产业大数据和产业云图,实时监测重点产业关键数据,为各级政府全面了解工业产能、准确定位企业需求、科学精准施策提供重要依据。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分析挖掘能力,根据产业治理需求可视化分类展现行业、区域产业情况概览,为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利用平台的数字化开发能力,根据产业治理需求开发部署各类指挥调度系统,辅助政府高效开展城市治理、供应链应急响应和战略物资指挥管理,用数字化手段保障各项政策的落地落实,提升政府科学执政能力。

  3.推动产业上云,提升产业链协调能力

  整合细分行业资源,打造“云上产业集群”,加快打通产业生产链、物流链和资金链,实现细分行业全产业链贯通和资源优化配置。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建设细分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中小企业上平台、用平台,汇聚行业产供销资源打造基于平台的云上产业链,突破工厂物理界限,实现端到端的协同生产。通过平台建设贯穿物流全链条、可视化的管理云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物流车辆运输路径、实时跟踪战略物资在途运输状态,实现物流全链条全渠道实时管控,有力支撑企业供应链高效运转。基于平台开展“工业云贷”等相关金融服务,依托平台用户企业生产运营数据分析开展新型工业融资征信,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门槛,营造宽松的融资环境,支撑疫情后企业快速复产复工。

  4.建立平台化应急体系,推动制造业安全发展

  以危为机,未雨绸缪。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风险预警和应急保障体系,为今后重大事件应急处理提供关键基础保障。一方面基于平台构建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制造业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对战略性行业的原料供应、生产组织等进行实时跟踪与监测,掌握关键物资的产能、产量、库存等情况,通过大数据分析预判各类风险并进行风险预警。另一方面基于平台建设我国战略性行业关键物资的应急保障系统,危机时可快速调动平台连接的产业资源保障战略物资特殊时期的生产供应,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关键物资的紧急调拨、精准匹配和应急保障,化解风险并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5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