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市场行业从萌芽开始计算,已有大约20年历史。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其规模不断扩大,虽然近些年新的IT零售终端业态不断涌现,但是电子市场仍将保持国内电子产品主要销售终端的地位。
一、我国电子市场的行业现状
(一)、国内电子产品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得益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国内电子产品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08年全国电子产品国内销售额超过3,000亿元,在2005年至200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1.36%。根据预测,国内IT市场规模望在“十二五”期间将继续保持高增长,年均增长率不低于20%。
(二)、国内电子市场保持较快增长
伴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步伐,电子市场行业近年来始终保持较快增长,市场功能不断扩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截止2008年底,我国共有纳入统计的亿元电子产品专业市场146个,成交总金额达到875.4亿。
随着现代化通讯技术和信息传播手段的进步,消费者和生产商之间的交易信息搜集成本逐步降低,电子市场的商品集散和交易功能正不断弱化。目前,我国的电子市场已经走出了最早的“摊位式”经营模式,正逐渐向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两端纵向延伸,从仅限于为经销商服务延伸到为生产商提供企业形象、产品形象展示推广服务,为经销商提供产品销售服务,为消费者提供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的平台式综合服务。同时,电子市场内水电、仓储、运输、包装、治安、消防、卫生、结算、信息和生活服务等设施不断完善。电子市场功能也由传统单一的商品集散、交易功能拓宽为商品集散、信息发布、价格发现、综合服务等功能。
二、我国电子市场行业的市场竞争状况
(一)电子市场将长期保持国内IT产品销售主渠道的地位
国内IT产品零售市场终端主要包括电子市场、家电连锁卖场、自有物业零售商、电子商务以及百货、超市等。单店零售商与除宏图三胞以外的非自有物业型零售商均通过电子市场这一零售终端进行经营销售,与电子市场共生共荣。
电子市场以其经营产品品类最齐全、更新迅速,价格相对便宜,经营面积大、购物环境舒适等优势,保持了稳定的市场份额。此外,电子市场经营者通过自身优化、升级等方式,向规范化、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加强。作为IT产品流通主渠道的众多零售商为提高对消费者的出货量和覆盖宽度,降低经营场地成本,提高销售效率,仍将选择具有品牌知名度的电子市场作为其主要经营平台。同时,电子市场也是众多生产厂商最主要的展示平台,通过在电子市场设立旗舰店或体验店的形式,让消费者更加及时、便捷的了解其最新产品,传播展现其企业形象。根据中国电子商会电子市场专业委员会的调研数据,电子市场未来仍将是国内IT产品主要的销售终端,台式机、笔记本、消费数码等IT产品通过电子市场销售的金额占国内零售总额的比重仍将超过50%。
(二)电子市场行业竞争状况
1、电子市场具有区域竞争的基本特征
由于电子市场下游行业IT产品生产商区域代理的渠道布局、经销商的区域性销售特征和消费者追求交通、购物便捷性的消费习惯,电子市场仅能辐射周边一定区域,因此电子市场具有显着的区域性市场竞争特征,从而形成了同业企业在分割区域市场内竞争的格局。电子市场的辐射区域仅限于所在城市或城市部分商圈,辐射半径一般不超过100公里,市场竞争主要集中于区域内企业之间。不同区域间的企业只有通过跨区开设市场实现本地经营,才有可能将自身的品牌、管理和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竞争优势。
2、电子市场行业区域发展状况明显差异
电子市场行业的发展与电子信息产业及其流通渠道的发展息息相关。由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区域发展差异的基本特征,因此直接导致其流通渠道以及电子市场行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流通渠道一般分为六级市场。其中,一级市场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分布着;二级市场如成都、南京、深圳、西安等经济发达省份的省会城市;三级市场主要包括了二级城市以外的大多数省会中心城市;四到六级市场主要是指地市级城市及县、乡镇一级市场。
根据中国电子商会电子市场专业委员会的统计,由于发展较早、经营成本较高,商圈较为成熟等因素,国内一级及部分二级城市的电子市场发展已经达到饱和并呈现恶性竞争状态;多数二、三级城市拥有高素质的消费者群体和较高的消费能力,其IT产品消费正在快速增长,第三代电子市场正逐步取代电脑城成为业态主流;在四至六级市场,由于IT产品消费还处于起步或者萌芽状态,一般仅有电子一条街或小型电子市场存在,部分城市甚至还是一片空白,没有开设现代电子市场。
3、行业集中度呈上升态势
由于电子市场在电子产品销售渠道中拥有绝对领先地位和良好的盈利前景,较多国内企业参与该行业竞争,使得国内电子市场数量、经营面积快速增长,几乎每座城市都有单体运营的市场存在。根据中国电子商会电子市场专业委员会的估计,目前分布于一级城市的电子市场有近30家,分布于二、三级城市的接近100家,此外在其他城市还分布着规模不等的电子一条街或电脑城,行业整体集中度较低。但随着电子产品零售渠道集中度的提高,电子市场集中度也已呈现上升态势。根据中国电子商会电子市场专业委员会的调研数据,2009年位列国内前十位的电子市场经营企业的市场成交额占比约占同行业市场成交总额的近60%,且近年来不断提高,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较为明显。
三、国内电子市场的发展趋势
电子市场作为一种IT产品的主要零售终端,在IT产品流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整个流通、服务业以及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十二五”期间,国内电子市场市场成交额将保持年均12%-15%的增长,并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市场管理“百货化”
电子市场已开始向百货商场化管理靠拢。随着电子市场软硬件水平的不断提升,市场经营者不断为消费者营造以人为本,良好的购物环境,推动市场走品牌之路。市场经营者通过风格多样的商品展示,使商品销售与现代环境设计融为一体,引领消费文化,满足消费者购物需求,提高市场的品位。此外,市场经营者通过借鉴百货、超市、大型购物中心等形态进行市场布局改造,在装修、产品经营区域划分、统一营销服务、统一品牌形象等方面开始探索市场百货化经营的新模式。部分电子市场也开始尝试“统一收银”等业务变革。
(二)、以“品牌化”服务影响消费者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直接影响其消费习惯,更多的消费者先选择市场品牌再选择产品品牌。市场品牌的塑造直接界定了目标消费者的构成,引发消费者的跟随,进而有助于带动市场销售。电子市场的经营管理者正逐步树立规范经营理念,着力通过打造“品牌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电子市场的经营管理者通过吸引知名产品品牌生产商、规模较大并具有行业知名度的经销商到电子市场开设新品展示店、专营专卖店,与电子市场建立品牌战略联盟,伴随电子市场的连锁发展而发展。此外,电子市场的经营管理者通过对市场商户的主动管理,通过提高商户质量进而提高商品质量和品牌化程度,减低消费者对电子市场产品质量的担忧。同时,电子市场经营者纷纷推出品牌化服务以提高市场知名度与美誉度,如部分电子市场推出的“先行赔付”制度等。
(三)、与其他产业融合度提高
电子市场正逐步呈现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趋势,与餐饮、旅游、网络、社区服务、金融等行业的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从近年电子市场的创新业态来看,多是零售业与其他产业融合所产生,在专注电子市场业务的同时,也融合了百货零售、餐饮、休闲、娱乐等多种形态,地方政府也往往把电子市场行业的整体规划放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大环境中来考虑,比如商业街的规划、城镇中心的规划,往往融合了多种产业的互动。
(四)、社区型模式发展速度将加快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的扩大,人们基于交通、便捷的考虑,在大中型城市中选择就近消费将是一个趋势。此外,由于电子产品的关联度越来越强,电脑、数码、通讯等电子产品都将成为在互联网背景下获取和交换信息的工具,其消费也随之呈现电子产品普及化、购买群体大众化、服务方式体贴化等趋势,电子产品的消费门槛逐年降低,日益成为大众消费品。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于购买产品的服务要求更加严格,就近购买将成为部分电子产品的主要购买方式。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将为社区型电子市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声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本链接.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2018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5号楼